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中国人用好中国风很难吗?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05-12


本刊记者—黄天玉

  要说5月初时尚圈最热闹的大事儿,当属摇身一变成为“时尚界春晚”的Met Gala,由于今年的主题是“中国:镜花水月”,十余位国内一线明星获邀盛装出席,令这个高大上的时尚大party刷爆了中国人的朋友圈。     

  在这场party开幕前,时尚博主们都在嘀咕中国军团会不会“玩坏” Met Gala,毕竟在红毯和时装周上一向都能发挥稳定的中国女星实在不多。但随着现场硬照的迅速传播,似乎有意进军美食界的“摊煎饼”歌坛巨星Rihanna和誓将“cosplay福娃”进行到底的Sarah Jessica Parker等国际友人的中国风穿搭分分钟把人雷倒,对比一看,以巩俐、范爷为代表的中国女星们真心清新了许多。

  在一场中国风的主题爬上,一张东方面孔肯定要比蓝眼金发切题多了,命题作文显然不能成为衡量一位时尚icon搭配功力的标准。但在各方关于Met Gala评论的狂轰乱炸下,记者却想起无数次在各种时装周、设计大赛或者发布会现场,当你问及一位圈内人士如何运用好中国元素的时候,他们都会严肃地告诉你:中国元素不要生搬硬套,要把中国元素的灵魂注入到自己的设计风格里。     

  就拿Met Gala来说,虽然看客们的枪口总是对准作为移动衣架的明星们,但他们身上那些中国风礼服的设计者既有享誉世界的奢侈品大牌,当然也有随着明星蹭红毯逐步打开知名度的中国设计师。撇开明星的身材品位不谈,如果我们只看“如何用好中国元素?”这道命题作文本身,中国人能不能拿第一?恐怕还不好说。

  几个月前,山本耀司来到北京与中国服装圈内的朋友们交流,对于一些中国年轻设计师特别喜欢强调那些中国美学中强劲有力的东西,他认为应当做出改变。虽然这或许只是山本耀司的个人观点,但在当下实用主义仍旧至上的审美环境中,那些被打磨得更低调、更柔和的内容可能更受欢迎。

  当然,中国风成为今年Met Gala的主题从侧面说明了国际时尚界对于中国美学的好奇与重视,但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外国人对某个中国元素诠释得用力过猛,恰恰也说明了我们对于中国风的表达有广度、少深度。当我们在茶余饭后点评“哇,那个外国佬儿把西红柿炒鸡蛋穿上身!”的时候,关于“中国人用好中国风”这件事其实仍有很多问题可谈。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
Baidu
map